外观粉体/母粒可选
本体电阻10的4-6次方
硬度范围30-50D
包装25KG/袋
颜色透明
抗静电剂的操作方法
抗静电剂是添加在塑料之中或涂敷于模塑制品的表面,以达到减少静电积累目的的一类添加剂。抗静电剂的使用方法有涂布法和共混法两种。涂布法具有见效快、用料省,对抗静电剂的耐热性要求低等优点,但抗静电效果不能持久,经过水洗、摩擦后,抗静电剂涂层会消失。而共混法具有耐洗涤、耐摩擦,抗静电效果持久,使用方法简单等优点。
1、涂布法操作要点
涂布法操作分清洗配液、涂布和干燥四个工序。
(1) 清洗为了得到均一密实的抗静电剂涂膜,涂刷抗静电剂前,对塑料表面进行清洗,彻底除去表面灰尘、油脂等。可用1%左右的中性洗涤剂溶液清洗。清洗后需要放置在无尘室内晾干。
(2) 配液用、酯类或水将抗静电剂配成0.2~2%浓度的溶液,溶液的浓度在保证抗静电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稀一些,因为浓度高的溶液会发粘,*吸附灰尘。
(3) 涂布根据制品的形状等选择涂布方法,常用的涂布方法有直接法、浸渍法和喷涂法等几种。直接法是用棉布、法兰绒、毛刷和辊筒等工具将抗静电剂液涂布在制品上。它简便有效,使用广。浸渍法是将制品浸入抗静电剂液中,它适用于形状复杂或数量很大的小型制品。喷涂法是用喷枪将抗静电剂液喷涂在制品上,它有速度快,效率高,涂膜均匀等优点。
(4) 干燥涂布后的制品应充分干燥,使涂膜层硬化,在温度30-40℃,湿度60-80%的条件下,大约需要干燥3个小时。干燥后还要在自然环境条件下放置5个小时。
2、共混法操作要点
共混法是将抗静电剂与树脂混合后再加工成型,制成具有抗静电的制品。常用的抗静电剂有阳离子型和两性离子型。抗静电剂是易吸湿性化台物,含有一定量的水份。在成塑过程中,少量水份的存在就会造成制品质量下降,故抗静电剂在加到树脂前应充分干燥。可在70-80℃的热风下,干燥4个小时。
抗静电剂的加入量应根据抗静电剂本身的性能、树脂的种类,加工条件、制品形态以及对抗静电效果的要求程度而定,一般加入量为0.3~3%。薄的制品的加入量比厚制品要少。
影响抗静电剂使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小分子抗静电剂是通过迁移分子材料表面来达到消除静电的,经过摩擦或者溶剂擦洗,易失去抗静电效果。
小分子抗静电剂的加入,既会影响产品外观(表面析出),也会影响材料拉伸、弯曲等性能。
小分子抗静电的效果受环境温度、湿度的影响大。
使用寿命有限、且需要维护保养(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
抗静电剂的效果首先取决于它作为表面活性剂的基本特性――表面活性 。表面活性与亲水基种类、憎水基种类 、 分子的形状和分子量大小等有关。
当抗静电剂分子在相界面作定向吸附时,会降低相界面的自由能及水和塑料之间的临界接触角。根据极性相似规则,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碳氢链部分倾向与高分子链段接触,极性基团部分倾向与空气中的水接触。高分子材料作为疏水材料,抗静电剂在其表面的主要作用就是形成规则的面向空气中的水的亲水吸附层。在空气湿度相同的情况下,亲水性好的抗静电剂会结合更多的水,使得聚合物表面吸附更多的水,离子电离的条件更充分,从而改善抗静电效果。
抗静电剂的分子量太高,不利于它向高聚物表面迁移;分子量太低,耐洗涤性和表面耐摩擦性不佳。通常抗静电剂的分子量比高聚物分子量小得多。加入低分子量物质可能会使高聚物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恶化。为了减少这种不良影响,抗静电剂的一般添加量为 0.3%~2.0% 。抗静电剂的添加量还视制品用途而异。
CMC (临界胶束浓度)值是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的一种量度。CMC值越小,表面活性剂达到表面( 界面 )吸附的浓度越低,或形成胶束所需浓度越低,因此抗静电性的起效浓度也越低。不同结构的抗静电剂添加量不同,并且随制品形式的不同而不同。添加量有一个范围。过低,抗静电效果不明显,过高,会影响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薄膜、片材等薄制品的添加量较少,厚制品的添加量则相对较多。
加工过程的影响
聚合物制品的加工方式终会影响制品中高分子链的规整程度、结晶度、结晶形态及有序化程度。
若高聚物在熔融状态下成型后,立即在低于其玻璃化温度的室温下进行冷却,抗静电剂就很难扩散到制品表面,从而没有足够的抗静电效果。若制品在**玻璃化温度的温度下冷却,由于大分子链段运动有助于抗静电剂扩散,这样不仅制品能呈现出足够抗静电效果,而且即使用摩擦或水洗除去表面上的抗静电剂,也能较*恢复其抗静电效果。
导电塑料的定义当塑料及制品表面阻值大于10次方时较易产生静电;在8-10次方之间具有一定防静电性能;在6-8次方之间有很好的防静电性能;在4-6次方之间具有很有的防静电性能;当达到4次方以下具有了相当的导电性能,属于导体半导体材料。
我公司高分子长效型抗静电剂主要在材料中形成芯壳结构,不需要迁移到表面,也不依赖外界温、湿度而形成了导电通路,并以此泄漏电荷。
提供PA、ABS、PC、PC/ABS、 PS、PP、PE、POM、PBT、EVA、PVC、TPE、TPU、TPEE.....等材料的长效防静电、导电解决方案,欢迎广大客户朋友来电交流探讨。
抗静电剂在热成型中有哪些性能?
热成型制品应用在众多领域,其中如电子产业,食品等包装上,有些需要抗静电处理,各类抗静电剂性能表现如下:
1、非离子型抗静电剂
由于非离子型抗静电剂热稳定性能好,价格较*,使用方便,对皮肤无,是抗静电基材中不可缺少的抗静电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复合型抗静电剂
复合型抗静电剂是利用各组分的协调效应原理开发出来的,各组分互补性强,抗静电效果远优于单一组分。但要注意各种抗静电剂之间的对抗作用。如阳离子型和阴离子型的抗静电剂不能同时使用。
3、多功能浓缩抗静电母粒
由于抗静电剂多为粘稠液体,而且其中一部分为极性聚合物,在塑料中分散困难,带来使用上的不便。多功能浓缩母粒分散性均匀,操作方便,具有发展前途。
4、高分子抗静电剂
由于高分子抗静电剂的耐久性好,所以一般用于对抗静电效果要求严格的塑料制品,如家用电器外壳、汽车外壳、电子仪表零部件、精密机械零部件等。
5、纳米导电填料
纳米材料的特点就是粒子尺寸小,有效表面积大,这些特点使纳米材料具有的表面效应、**尺寸效应和宏观**隧道效应。纳米材料可改变材料原有的性能。
东莞市铭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经营多种抗静电剂,本产品为长效型抗静电剂,属于热塑性高分子量的弹性体,强度和伸长都比一般弹性体好,本身可以作为弹性体单使用。作为抗静电剂使用时高度分散于刚性聚合物中,刚性的极性链段高度结晶,提供硬段,两亲性的软段提供柔性,形成弹性,可以显著提高基体材料的冲击性能(韧性)。如PBT、POM、PA、PPO、ABS、PC等。
抗静电剂有哪些结构特点?
抗静电剂一般都具有表面活性剂的特征,结构上极性基团和非极性基团兼而有之。常用的极性基团(即亲水基)有:羧酸、磺酸、硫酸、磷酸的阴离子,胺盐、季铵盐的阳离子,以及-OH、-O-等基团,常用的非极性基团(即亲油基或疏水基)有:烷基、烷芳基等,从而形成了纤维工业常用的五种基本类型的ASA,即胺的物,季铵盐,硫酸酯、以及聚乙二醇的物。
ASA 当涂层用时,疏水基团吸附于材料表面,外层形成一层ASA 的分子层;当采用共聚方法形成双组分纤维时,外部的ASA 分子层受到破坏,内部的ASA 便可以渗透到材料表面;材料表面有一个平滑的ASA 分子层,表面摩擦系数的降低使静电产生几率减少,但外用ASA 耐洗牢度不好,可考虑用反应性化合物与纤维在高温下形成共价键结合。
外用ASA 一般以水、醇或其它作为溶剂或分散剂,进行涂覆疏水基团附着于材料表面,向外排列的亲水基团吸收环境中的微量水分,因为水是高介电常数的液体而形成导电层,并且纤维中所含的微量电解质也一定程度地降低表面电阻;用于织物的ASA 多为饱和长碳链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因纤维表面呈负电性而*被吸附形成湿气膜,这样材料摩擦间隙的介电常数也明显提高;如果ASA 为离子化合物时,本身便具有离子导电作用。
内用ASA 在聚合物中分布是不均匀的,当添加到一定数量时,复合材料的表面会形成一层亲水基团向外排列的膜,同时内部的ASA 能向表面渗透以补充膜层的缺损;因此ASA 与聚合物的相容程度便形成了矛盾的两方面,相容性好会使向外表渗透速度放慢,难以及时补充表层ASA 损失,反之又会使材料过早地丧失抗静电性能。
一般来说,添加导电物质如金属粉、金属短纤维、导电炭黑等可以达到抗静电目的。但缺点明显:添加量大,材料比重大,颜色单一,难以染色。我司研发的抗静电剂是一种能防止静电荷产生,或能有效地消散静电荷的物质。在加工过程中掺入抗静电剂达到抗静电目的。本品采用高分子合成工艺,合成的典型的热塑性高分性体聚合物,热分解温度大于290度以上。添加后可以达到10E6-9Ω.cm的抗静电性能要求。的可以做成105以下,形成导电高分子。既可以满足抗静电的功能需要,又具有增韧改性剂的。
高分子型长效型抗静电剂,不完全依赖表面吸水,它不但能释放聚合物表面的电荷,还能释放聚合物内部的电荷,因此能同时降低表面和体积电阻。
http://gavin2011.b2b168.com